急救供氧法
氧氣袋供氧法 家庭吸氧常用氧氣袋(又稱氧氣枕、氧氣囊),多為長方形橡皮袋,袋的一角設有橡皮管,管上安有螺旋夾,用來調(diào)節(jié)氧氣流量。氧氣袋容量小,輕便,適用于家庭急救。給氧前先用濕棉簽清拭鼻腔,用干凈水潤滑鼻導管,打開螺旋夾,調(diào)節(jié)氣流量,調(diào)好后把鼻導管輕輕插入病人一側(cè)鼻孔,插入長度為從鼻尖到耳垂長度的1/3~1/4,然后用膠布條將鼻導管固定在鼻翼上。氧氣袋內(nèi)壓力降低時,用手壓或讓病人枕在氧氣袋上,以利氧氣供給。給氧過程注意觀察缺氧改善的情況,導管是否被分泌物堵塞,導管是否脫出,并應及時處理。
鼻導管供氧法 用凈水將鼻導管潤滑后從鼻腔插入,插入的深度為4~8厘米,再用膠布固定于鼻旁。氧氣的流量一般為2~3L/分,吸入濃度在30%左右,氧氣必須經(jīng)過濕化瓶,以增加其濕度。缺點是刺激鼻粘膜,病人感到不適。
鼻塞供氧法 用帶孔鼻塞與氧氣管相連接,將鼻塞放入一側(cè)鼻前腔但勿深塞。給氧方法同上。此法適用于較長時間供氧氣。
有條件時的供氧;
面罩供氧法:需要濃度高的氧者用此法。用橡皮面罩,呼吸活瓣和氣囊組成,將面罩置病員口鼻部,吸氧濃度可達60%以上。氧流量需6~8升/分。
加壓給氧法:適用于呼吸淺、氣體交換不足的嚴重缺氧病人。將氧氣導管連接簡易呼吸器(麻醉機或自動人工呼吸機),間歇加壓給氧。如有肺水腫、肺纖維化等病時,壓力可用2.45kPa(25厘米水銀柱)。間歇加壓供氧應停10~20分鐘,再加壓供氧10分鐘,交替進行。
高壓氧療法:適用于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和其他嚴重缺氧患者,需在醫(yī)院內(nèi)進行。
凡是呼吸困難、高熱或呼吸驟停引起的缺氧,都需要緊急供氧,以挽救生命。缺氧易會出現(xiàn)缺氧癥,有心力衰竭、心肌梗塞、一氧化碳、哮喘、氣胸等。缺氧時癥狀有氣短,氣急,呼吸困難、脈搏增快、心慌、紫紺等。生命誠可貴,平常學習醫(yī)學知識可在危及關頭挽回生命。急救醫(yī)學普及從你我他開始!